安溪,居山近海,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产茶始于唐朝,发展于清朝,兴盛于当代。经过千年传承发展,安溪人将安溪铁观音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茶品牌,安溪茶文化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生态景观,融合形成了完整齐全、特色鲜明的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园生态系统管理、茶叶采制工艺和茶的相关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复合农业系统。该系统对于当地人民具有不可替代的生计支持功能,同时具有维护当地农业及相关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促进养分循环、调节小气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充分展现出当地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景观及丰富的茶文化,蕴含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核,入选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式名单。(记者林清锻)
蕴含重要文化遗产内核
在浩瀚的茶故乡中,安溪无疑是幸运的:年平均气温16℃至21℃,年降雨量1800mm,相对湿度80%以上;千米以上的高山近3000座;红壤或沙质红壤,微酸性,PH值4.5-6.5……这些唯一、不可复制的数据,使得安溪铁观音一出生就身披光环,赢在了起跑线上。
安溪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神奇茶树。安溪境内峰峦叠翠,甘泉潺流,云雾缭绕,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铁观音生长。
“好山好水出好茶。”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对媒体发布:安溪铁观音所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高于其他茶类,含30余种无机矿质元素、70余种香气物质。
安溪也因此拥有丰富的茶树品种及相关物种资源。栽培品种100多个,1985年首批认定的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中,安溪就占了6个;陆生野生动物24目68科25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维管植物种类达152科497属94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3种。
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经过300年来的传承,在安溪茶农长期制茶实践的积累和优化下,每一泡安溪铁观音历经十道传统工序,三十六小时连续制作,也造就了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的严谨和精妙。该技艺被茶业界誉为“最高超、最精湛、最独特的制茶技艺”,也使安溪铁观音具备绿茶的鲜爽、红茶的甘醇、花果的芬芳。
安溪被公认为茶业界作出三大历史性贡献。一是明朝成化年间,发明创制了“半发酵”乌龙茶制作技艺;二是在清朝雍正年间发现了安溪铁观音这一珍稀茶树品种;三是发明了“短穗扦插”茶树无性繁殖技术。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构建了完善的茶园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在茶园管理方面,安溪茶园为梯田式茶园,采用梯壁留草、套种绿肥、茶林相间等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在质量安全管控方面,实现了“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从茶园到茶杯全程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独特的气候环境以及“天、地、人、种”完美结合的生产制作体系,造就了安溪铁观音独一无二的高贵品质——天然“兰花香”和独特“观音韵”。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蕴含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核,更是成为中国茶产业的突出代表和符号。
具备独特茶文化习俗
茶叶包揉 刘伯怡/摄
千百年来,茶已渗透到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因悠久茶文化历史而形成独特的斗茶、敬茶、茶艺等茶文化习俗、礼俗。以茶待客,以茶为礼,形成“安溪人真好客,入门就泡茶”“未讲天下事,先品观音茶”的独特的安溪茶礼文化。
茶农之间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比试各自的制茶技艺,形成独特的民间技艺切磋形式——斗茶。
在国家级非遗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魏月德看来,安溪最精彩的茶俗当属“茶王赛”,与茶叶一起繁衍生息,经久不衰。每逢春秋茶叶上市高峰期,安溪都会推出精彩的“茶王赛”及品茗大会。茶农们携带各自制作的上好茶叶聚在一起,由茶师主持,从“形、色、香、韵”诸方面细细品评,评选后还举行茶艺表演、茶王拍卖会及“踩街”活动。
为传递“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1994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艺术团成立,创编了一整套具有安溪茶乡风格、融传统茶道和现代精神于一体的“安溪茶艺”节目。
“茶艺团应邀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传播安溪铁观音茶文化,茶艺表演也成为‘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精华之一。”安溪茶文化艺术团团长杨爱红表示。
安溪茶自古带有国际化的“基因”。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在产品输出的过程中,也向世界传播了安溪茶文化。如今,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成为安溪走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近年来,我县还创作《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安溪寻茶记》《茶之原乡》《铁观音的王国》《安溪人》《飘香》《循香问茶》等茶文化文艺精品,制作发行MV、微电影等,把安溪铁观音的个性魅力、保健功效等,通过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在国内外进行有效传播,以此不断提高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的确,在今天,茶客想要寻味“茶中香水”安溪茶,不光可以依靠嗅觉。可以从书卷里嗅到,从飘扬的乐声里听见,在光影流动的影视作品中真实感受体验。
从输出茶叶的传统做法,升级到输出茶文化,这是安溪铁观音深化传播内涵的新兴气象。从茶瓷之路到东西方茶酒对话,千百年来,安溪以茶为媒,持续沟通中西。
【责任编辑:王丹凤】
安溪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原创作品,包含安溪电视台和《安溪报》新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溪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安溪新闻网欢迎各兄弟网站开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溪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安溪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安溪新闻网联系的,请致电:23286000,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